1.世界經濟走勢牽動中國經濟"神經"。我國良好的投資環境和工業配套水平以及低廉的勞動力,將繼續吸引大量外資流入,加速全球制造業向中國轉移,這種趨勢不會因一些短期性因素而較快發生轉變。 2.消費對GDP貢獻率將進一步提高。2005年,在消費結構和產業結構升級、城市化加速推進和國際產業轉移等內生增長因素的推動下,國民經濟將保持8.5%左右的較快增長,消費需求作為對經濟增長最大、最穩定的貢獻者,預計2005年消費品零售額增長12.8%,是所有經濟指標中回落幅度較小的指標。 3.固定資產投資增幅回落至正常區間。預計2005年全年全社會投資增幅在17%左右,基本在正常增長區間;政府將及時出臺有關維護經濟安全、合理開發利用資源、保護生態環境、優化重大布局、保障公共利益、防止出現壟斷等方面的具體操作細則;投資體制將不斷改革和完善,進一步促進全社會投資環境的改善。 4.就業總量矛盾緩和農民工短缺狀況好轉。2005年,我國勞動力就業總量矛盾將有所緩和,第三產業吸納就業比重將繼續上升,私營和個體企業將繼續成為創造就業機會的主力軍,女性勞動力供求狀況趨好。但大學生就業形勢依然嚴峻,高技能人才數量短缺的矛盾難以明顯緩解。 5.我國財政赤字率有望繼續下降。2005年,我國將繼續減少長期建設國債發行規模;財政收入保持較高增長,預計在14%左右;財政赤字控制在3000億元左右,財政赤字率繼續下降。 6.我國貨幣政策取向由偏緊轉向中性。2005年,我國仍將處于新一輪經濟周期的上升階段,將繼續以穩健的貨幣政策為主,人民幣升值壓力將繼續存在。盡管股市存在諸多不利因素,但制度改革將推動我國股市在平穩運行中尋求發展。機構投資者進一步發展壯大,潛在資金供給充足。市場將更多地體現為價值投機。 7.對外貿易從數量擴張向質量提升轉變。預計2005年外貿出口增長速度將有所回落,增幅將回落到21%左右。2005年外貿進口增長速度比2004年將明顯下降,但仍將快于出口增幅。根據有關部門預測,2005年貿易平衡壓力進一步擴大,全年累計實現貿易順差約150億美元,比上年減少100億美元左右,凈出口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將進一步降低。 8.物價總水平將呈現平穩態勢。2005年,我國經濟增速將回落至8.5%,經濟增長在潛在經濟水平的下限運行,需求拉動型物價上漲動力不足。預計居民消費物價指數上漲4%,和2004年基本持平,其中翹尾因素影響價格上漲約1.1個百分點;生產資料價格上漲8%左右,其中翹尾因素影響價格上漲約3個百分點,生產資料價格上漲幅度比上年減慢6個百分點。 9.宏觀調控著力點鮮明措施更趨靈活。2005年,經濟工作的一個重點就是著力推進經濟體制改革,建立健全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制度保障,理順和規范經濟關系,完善經濟法律制度,從體制、機制上來保證經濟平穩較快地運行。2005年宏觀經濟調控政策中行政色彩將逐步淡化,間接調控手段、市場化方式成為常態。宏觀經濟調控政策在注重總量調控的同時,在引導結構優化方面將體現得更為明顯,"區別對待"的政策特色得以延續并更加鮮明。 10.四大周期性需求推動中國經濟持續增長。2005年隨著宏觀調控政策效果的進一步顯現,我國投資需求過快增長的局面將有所改觀,在大力抑制無效投資的同時加大對薄弱環節的投資,我國經濟將恢復正常運行狀態,2005年綜合警情指數全年將基本在綠燈區運行。
|